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则(AP/美联社)
【希望之声2019年1月15日】(本台记者凌杉综合报导)周二(1月15日),美国国会共和党参议员查克·格拉斯利(Chuck Grassley)透露说,美中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(Robert Lighthizer)认为,目前北京并没有进行任何的结构改革。莱特希泽的态度或在暗示,北京仍然未符合美中在贸易达成和解的条件。
查克·格拉斯利在周二的电话会议上说,美中主要谈判代表莱特希泽认为,在上周与中方的谈判中,北京“在需要进行结构改革的方面没有取得任何进展”,这些没有进展的领域包括北京长期的盗取知识产权与商业秘密、强制要求外企交出关键资料等。
川普政府此前多次声明说,除非中方采取措施保护美国在中国知识产权,终止强制对外企技术转让行为,开放平等市场,降低对美产品非关税壁垒,否则协议将难以达成,川普当局会在3月2日将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从10%提高到25%。业界担忧,中方在结构改革领域行动迟缓,或对美中谈判无益处。
在莱特希泽对中美谈判态度消息传出后,周二美股一度短时间下跌。而后受英国脱欧草案被拒等消息影响,美股在周二尾盘前回升,收回了所有损失。
但是,格拉斯利也透露出一定程度乐观。他证实,美中双方的进一步深度谈判将在1月底进行,并认为有机会取得进展。
“从我的角度来看…中国(中共)的经济正在遭受痛苦…(谈判)有机会取得进展”,他说。
格拉斯利也提到,在此之外,莱特希泽认为中方在购买诸如大豆等美国产品方面取得了进展。
周二,消息人士说,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已接受邀请,将率领代表团于本月底前往华盛顿进行谈判,目的是达成一项结束贸易战的协议。
华盛顿回合谈判的初步日期定在1月30日和31日,刘鹤预计会在两天的访问中与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·莱希泽和财政部长史蒂夫·姆努钦进行会谈。
在美中双方1月上旬完成北京正式谈判后,北京在采购美国农产品与能源方面做出了一些积极举动。在上周会议前,中方国企第三次对美方大豆下订单,订购了超过百万吨大豆。同时,中方也被指已经恢复购买美国石油,路透社15日报道称,据消息层面统计,目前约有6艘载满美国原油的货轮正在驶往中国港口,抵港日期在1月底至3月之间,其中3艘船被证实载油200万桶。
不过,白宫贸易顾问彼得·纳瓦罗12月曾表示,美中最后的谈判结果会从谈判桌上诞生,目前不需要过于留意中方又作出了什么新的“让自己看起来不错”的承诺。他提到,莱特希泽将会是与中方谈判的主力,是决定美中能否达成协议的主要人物之一。
责任编辑:宋月
本文网址: